这是颜面

说在前面,注解说明见规则页


80

将欲拾1之,必古2张之;
将欲弱之,必古强之;
将欲去3之,必古与4之;
将欲夺之,必古予之。
是胃微明。柔弱胜强。
鱼不脱于渊5
邦利器不可以视人。

注解

将欲收敛它,必然是因为它扩张。
将欲削弱它,必然是因为它强大
将欲和它分离,必然是因为与它有结交。
将欲夺它,必然是因为给予它
这就叫做微明,也就是明其微
弱者可以胜强
鱼不脱离深渊才能存活。不可争上也。
国家之利器,不可以见用于人。不可用强也

笔记

  • 本章核心:要做到无为不争不强。依旧宣扬不得之德。
    为什么被收敛?因为扩张了;
    为什么被削弱?因为强大了;
    为什么被离弃?因为与其结党了;
    为什么被剥夺?因为接受给予了。
    一切不好的事情都是因为贪好而来。明白这些细微处,如果不贪好,何坏之有?
    所以老子告戒我们,要守柔弱,不可争强争上,不可多取。其实,就是告诉我们无为。

36 (通行本)

将欲歙之,必故张之;
将欲弱之,必故强之;
将欲废之,必故兴之;
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
是谓微明。
柔弱胜刚强。
鱼不可脱于渊,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

通行本问题

  1. 帛书本“将欲拾之,必古张之”,通行本把拾字改成歙字,以为歙和张才是一对,所以改掉拾字。实际上,原本也是通顺的。通行本把四个古字改成四个故字,因为古与故通,故字好理解。
  2. 帛书本“将欲去之,必古与之”,通行本把去字改成废字,把与字改成兴字,是不解去和与的真实含义所致,错以为用“兴废”二字可以替代“与去”二字,从而和后面一句话分别开,是错误的。帛书本“将欲夺之,必古予之”,后人把夺字改成取字,把予字改成与字,通俗易懂而已。
  3. 帛书本“柔弱胜强”,后人改成“柔弱胜刚强”。
  4. 帛书本“鱼不脱于渊,邦利器不可以视人”,通行本在不后加个可字,把邦字改成国之二字,把视字改成示字,这样,句子才完整。

  1. 拾,〈广韵〉收也,敛也 

  2. 古,〈说文〉故也,也即缘故 

  3. 去,本义离开,分离 

  4. 与,交往,友好。〈说文〉与,党与也。〈礼记-曲礼〉生与来日,按,犹交也 

  5. 渊,字取帛书乙本,甲本字上竹头下酷似寇去宝盖